英美日法的皮鞋有何不同?最全選鞋攻略!

英美日法的皮鞋有何不同?最全選鞋攻略!

每次走進 OAK ROOM,看到壯觀的鞋牆,相信都是驚嘆和眼花撩亂兩種感覺並存吧?

都說選擇太多,會變成選擇困難。到底在這麼多種鞋款中,該如何挑一雙最適合自己的皮鞋呢?

本篇文章,我們以 OAK ROOM 店內現有的鞋履品牌為例,深入淺出地從最基本的皮鞋結構娓娓道來,讓你看完之後,就能選到一雙能陪伴自己長長久久的好鞋!

選皮鞋前,先搞懂這些名詞

初入專業皮鞋店,大概常會被一些名詞搞得頭暈腦脹。什麼是 Last? Last 指得是最新的嗎?為什麼楦頭還有分型號?鞋底又有什麼差別?

一雙皮鞋由相當多部分構成,但本篇我們先挑最重要,也十分影響舒適度的兩個部位討論,分別是:鞋楦(Last)、鞋底(Sole)。

鞋楦

喜歡皮鞋的人,一定常常提到 Last,也就是鞋子的楦頭,指的是腳趾前緣和腳寬的部分。

無論買什麼鞋,腳趾是否能被安放,總是首要考量,同時不同的楦型,也會直接影響到人的身材比例,尖楦頭讓人看起來修長、圓楦頭則看起來休閒。

皮鞋當然也是一樣,所以選擇皮鞋時,楦頭往往是最被重視的環節。每個皮鞋品牌,都有好幾種楦頭,有一些百年大廠,甚至會賦予編號、命名以便識別,而這種百年大廠,也都有各自的經典招牌鞋楦,經歷了好幾代人的試煉,若還沒有太多經驗,這類楦型可以率先嘗試。

[1]


鞋底

鞋底也是另一個選皮鞋時必看的重點。除了審美之外,是否足夠支撐、足夠柔軟、能否輕鬆替換...等等,都是鞋底會影響的部份。

傳統的皮鞋,從鞋身到鞋底,全都是皮革打造的,即便肉眼看和手觸摸,都覺得「手感這麼硬,怎麼可能是皮革?」但它確實是。

[2]

而且鞋底的工法,通常分為兩種,一種是馬凱(McKay,又稱布雷克Blake),另一種是固特異(Goodyear),沒錯,就是固特異輪胎的那個固特異,因為這種工法,就是橡膠發明人查爾斯.固特異的小兒子發明的。

馬凱工法的發明時間比固特異早,現在相對比較少一點點,因為固特異的優點太多,像是:耐穿、容易維修等等,都能延長一雙皮鞋的壽命,也因如此,目前OAK ROOM引進的所有皮鞋,大部分都是固特異鞋底。

[3]

以上是兩種皮鞋常見的皮底縫合工藝。但隨著技術的進步,現在不少皮鞋也都有推出橡膠大底的版本,包含那些百年大廠,有些穿不慣皮底的朋友,就會選擇膠底,走進繁忙的都市生活。

[4]

那麼皮底和膠底,哪個耐磨呢?其實還真不好說,因為皮底是層層皮革堆疊起來的,遠比想像中耐磨,要真的很常穿才有可能要更換。所以不怕你磨壞,還真怕你一直都穿不壞。


不同部位,不同國家的區別

鞋楦


  

國家

特徵

範例

英國

圓頭或杏仁形(Almond Toe),保守典雅。

Edward Green 的 82 楦型

美國

較圓潤、寬大、休閒粗獷

Alden 的 Barrie 楦型

法國

楦頭稍圓潤但仍維持腰身,較優雅時髦。

J.M. Weston 的 41楦型

日本

融合各國元素。多在經典歐美楦型基礎上稍作修改,以符合亞洲人腳型需求。

Oriental 的 Albers Loafer


鞋底

  

國家

特徵

範例

英國、法國

部分英國品牌會自推膠底

實用與工藝細節兼具。英國鞋底常有著名的極美「柳葉腰」。

Edward Green 會使用橡木、雲杉、相思樹皮汁液鞣製9個月的上等皮底,提高舒適度和耐磨性。

J.M. Weston 也會在自家製革廠,使用白堅木鞣製8~10個月。

Crockett & Jones 融入都會元素,有Dainite 膠釘底、City 膠底可選。

美國

厚牛皮或膠底,或經過油脂處理的柔韌皮底、軟木中底,固特異360度沿條縫製,容易維修。

Alden 的Flex Leather Sole

日本

融合各國元素的高品質皮底或橡膠底。關注舒適性,耐用的同時略偏軟,因此一開始穿就柔軟服貼。

Oriental強調鞋底「堅固耐用,適合亞洲人的理想皮鞋」。


鞋跟

一般皮鞋的鞋跟高度各國相差不大,誤差範圍在1英吋左右,但造型與細節上有所不同。

英國紳鞋的鞋跟多為傳統直角疊跟,高度適中,以功能性為主,很少過高或過低。

各國皮鞋普遍採用真皮疊跟,也就是多層皮革堆疊釘合製作鞋跟,底部再釘上耐磨的橡膠。

腳背與足弓

  

國家

特徵

範例

英國

英國與美國鞋在腳背上的差異沒有寬度明顯。歐美人平均足背高度屬於中等。

英國楦型歷來以「中間」聞名,多數英製楦型對標的就是歐洲平均腳型,因此對正常足弓者相當友好。

如果足背較高,英國品牌通常建議選擇大半號或寬楦版(如英國鞋廠常提供不同寬度,寬楦也會稍微增加鞋內空間)。


美國

美國品牌往往提供豐富的楦型尺寸與「高、低鞋背」選項。

Alden 至今保留了 Modified Last(矯正楦)等,可有效貼合高足弓,並在許多款式(尤其是Derby敞開式鞋面款)中容納較高的腳背。

日本(亞洲代表)

亞洲人(含日本)平均腳背高度偏低、腳型扁平,因而亞洲品牌的楦型多半鞋內空間較低,貼合腳背。

不少日本製鞋廠會刻意降低鞋舌高度與鞋面弧度,以避免亞洲消費者穿上出現大面積「鞋舌張開」或「鞋面壓腳背」的情況。



腳寬

  

國家

特徵

範例

英國、法國

沒有特別寬窄。

英國尺碼中常以 E 或 F 為男鞋標準寬(相當於美規的 D 或 E)。亞洲人或特別寬厚腳型的人,可升半號或選擇德比鞋(平頭束帶鞋)等寬鬆鞋型。

法國則有自己獨特的尺寸系統。

美國、日本

楦寬較大。這兩地不少人腳掌較寬,且美國品牌習慣提供多種楦寬選項。

日本鞋即便尺寸不大,鞋楦前掌仍很有餘裕,但對於習慣歐美修長楦型的人,可能會不適應。

美國品牌因為有多寬度選擇多元,比如 Alden 在尺寸標示上,除了號碼(長度)還有 C、D、E 等寬度,寬腳者可以直接選擇 E 。


各國皮鞋品牌如何處理皮革?

大家的共識:優質小牛皮

各國高檔皮鞋多採用優質小牛皮(Calf)製作鞋面,但英國和法國品牌也會少量推出馬臀皮款。

日本品牌在材質上則靈活許多,會採用法國、義大利進口的小牛皮製鞋,也熱衷使用多種特殊皮革,展現多元風格。

[5]

進階玩家的珍寶:馬臀皮

除了小牛皮之外,另一種知名的皮革,便是美國皮鞋的一大特色:馬臀皮(Shell Cordovan)。

Horween馬臀皮是美國特產皮革,Alden等美國品牌自20世紀中葉起就以馬臀皮鞋著稱。馬臀皮耐磨防水、光澤醇厚,深受玩家們喜愛。像Alden最有名的酒紅8號色馬臀皮樂福鞋、長翼紳鞋等,都是因馬臀皮而具有獨特魅力。

[6]

日本著名的皮革製造商新喜皮革(Shinki Hikaku)出產的馬臀皮被視為Horween之外的頂級選擇。Oriental就曾為OAK ROOM特製了一款日產新喜馬臀皮的干邑色樂福鞋。

[7]

製革與飾面

英法品牌通常使用植鞣或半植半礦鞣方式處理鞋面皮,保留皮革的天然手感和毛孔,以利於日後擦拭出包漿光澤。他們的鞋面多為啞光或輕度拋光的飾面,強調穿久後的自然皺摺與光澤。

Alden的馬臀皮鞋表面通常經過封蠟處理,初期呈現非常均一的亮澤深色。有趣的是,有愛好者比較了 Edward Green與Alden兩家使用同樣酒紅色馬臀皮鞋面的處理差異:Edward Green幾乎未加塗層,保留了皮革天然的樣貌,所以在鞋頭、鞋跟拉伸處可以看到原始的色差和質地。

Alden則為馬臀皮上了一層染料(塗料),使其顏色非常統一,觸感光滑。因此Alden的8號色馬臀皮,顏色比Edward Green更深、更偏紫紅,而Edward Green呈現的是純正酒紅色。

兩種風格沒有絕對好壞,只反映了品牌對材質呈現的不同追求。英國品牌重視皮革天然美感,而美國品牌講究外觀一致耐看。

其他皮革

除了小牛皮和馬臀皮,各國品牌也會使用麂皮(Suede)、擦色革、鴕鳥皮、蜥蜴皮等特殊皮。法國品牌重視時尚,因此像是J.M. Weston這樣的百年品牌,也出過限量鱷魚皮版180樂福鞋。

英國鞋廠則多半聚焦傳統皮革工藝,較少涉及珍稀皮革(除了John Lobb、Church's等可能有私人訂製)。美國則因為西部靴文化,也有用駝鳥皮、蜥蜴皮做休閒靴鞋的。

日本職人相較歐美國家來說,比較沒有設計包袱,因此對特殊皮革相當熱衷。Han Shoemaker等匠人,常會準備各式稀有皮供客人選擇,甚至包括來自歐洲知名製革廠的限量皮料。

在全球化的影響之下,各國運用的材質已趨近相同,差別僅在於運用習慣。

不同的人,該怎麼選擇皮鞋?


  

實用主義、預算有限的入門玩家

比較項目

品牌與國家

Crockett & Jones(英國)

Alden(美國)

適合對象

物有所值,耐穿又體面。

適合新手入門。

害怕皮鞋「咬腳」的新手,

但屬中價位,入門時須留意。

穿著頻率

結實耐穿,早穿晚穿都可以。

結實耐穿,早穿晚穿都可以。

馬臀皮鞋款甚至可以世代相傳。

便利性

鞋面皮革厚實卻柔軟,鞋楦對正常腳型友好,穿一整天也相當舒服,適應期不長、保養簡單,新手也容易駕馭。

矯正鞋起家

任何腳型都能在此找到歸屬。


OAK ROOM 同仁推薦鞋款


  

預算充裕的入門玩家

比較項目

品牌與國家

Edward Green(英國)

J.M. Weston(法國)

適合對象

把鞋王放在這一欄,或許不少人會抗議。


儘管鞋王的價格並不親民,不過作為百年大廠,什麼腳型、人種都遇過了,因此鞋款一應俱全、風格搭配也不是問題,只要荷包準備好,完全可以全然信任!

雖屬中高價位,但品牌師取美國製鞋精髓,因此不太需要適應期。

穿著頻率

除了「鞋王」稱號之外,Edward Green也被譽為「富豪們的日常鞋」,因此絕不是擺在家裡的裝飾品,而是日理萬機的人們奔走世界的好夥伴。

品牌創立之初,就是為了讓鞋履更好穿,二代接班人才會赴美深造,也造就了深植人心的耐穿形象,經常穿絕對不是問題。

便利性

鞋底則大多使用古法橡木植鞣9個月的皮革,使用藏線固特異縫法製作,結合耐久與美感。


剛上腳會稍嫌硬挺,但因用料上乘,穿幾次後皮革即軟化貼合腳型,之後便十分舒適。法國鞋款保養難度不高,和英國鞋類似,定期上油擦鞋即可保持光澤,對新手來說,絕對友善!


OAK ROOM 同仁推薦鞋款



 

外貌協會、預算有限的新興玩家

比較項目

品牌與國家

Oriental(日本)

適合對象

定價親民、做工和質感都緊追歐美,鞋型符合亞洲人的成鞋,適合新興玩家。

穿著頻率

採用固特異工藝,也強調耐用性。其實際壽命和耐用程度與英系鞋相仿,可以作為日常上班鞋頻繁穿著。

同時,Oriental的許多款式考慮到便利性,例如推出一些無內裡柔軟樂福鞋,非常適合夏天高頻使用。

便利性

「一上腳就柔軟」!幾乎不需長時間磨合。


OAK ROOM 同仁推薦鞋款


 

風格至上、預算充裕的資深玩家

比較項目

品牌與國家

Han Shoemaker(日本)

適合對象

品鑑工藝含量、願意等待的高階玩家

穿著頻率

每天穿也沒問題,但由於買家多半抱著珍惜心態,不會把這樣的藝術品級鞋子當作雨天趕路的鞋。

因此更適合中低頻率穿著、精心保養,以欣賞其手工價值。

便利性

強調「美麗但不突兀的曲線是製鞋的靈魂」——這意味著他的鞋在確保外觀優雅的同時,會考慮行走時的腳部彎曲自然。

工藝與實用性兼具、完全為個人量身打造,是行走的藝術品無誤,但多數人可能捨不得讓鞋子沾地。


用預算篩選適合你的品牌

預算範圍在新台幣1.5~2.9萬

  • 日本 Oriental:Oriental 自有品牌多數鞋款落在新台幣1~2萬上下。

例如 Oriental x OAK ROOM 合作的 Albers 馬臀皮樂福鞋(日本新喜馬臀皮製),大致相當於英國次高檔品牌或西班牙品牌的定價,但品質優良,性價比高。

  • 英國 Crockett & Jones:此品牌在英國本土屬中高檔價位,約略在新台幣2萬左右。

例如 OAK ROOM 熱銷的 Highbury Derby 黑色小牛德比鞋、一般綁帶鞋和樂福鞋亦多在新台幣2萬5以內。不過此品牌也有尊榮版的產品支線-「Handgrade」,若預算充足,也可考慮。

預算範圍在新台幣3~3.9萬

  • 法國 J.M.. Weston:J.M. Weston 在台售價約為3字頭。雖不便宜,但和英國鞋王Edward Green相比,又顯得親民許多,是想在保守中帶點時髦的朋友,可參考的選項。

  • 美國 Alden:Alden 價格取決於材質。一般小牛皮款例如麂皮樂福鞋,大概2字頭就可以帶走。

但招牌馬臀皮鞋,由於皮革產量有限,其數量也反映在售價上,價格帶約在新台幣3萬5左右。不過醉心於馬臀皮獨特色調與光澤的玩家來說,這價格還算合理。

預算在新台幣5萬元以上

  • 英國 Edward Green:畢竟是英國鞋王,其價格也凸顯了它的身價和地位,價格帶約新台幣5~6萬。 品牌最經典的 Chelsea Oxford 牛津鞋售價為新台幣5萬元 。其他經典款如 Dover split-toe Derby 德比鞋售價亦在新台幣6萬以上,尊爵不凡的程度可見一班。

  • Han Shoemaker:Han Shoemaker的定位比較像藝術品,因此不像其他品牌,常態備有大量現貨。

也因為物以稀為貴,使得價格帶約在新台幣4~6萬。但會選擇此品牌的玩家,更在意的都是其蘊含的工藝價值和專屬體驗,所以多半不會純粹以價格衡量其價值。


Back to blog